絕望中的希望

鄧瑞強博士

(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榮譽助理校牧)

節錄 YouTube Channel – 崇基學院校牧室

https://youtu.be/r0lp810rsF4

在歷史迷霧中持守信心——從哈巴谷書看信仰與盼望

時代的困局與信仰的疑問

崇拜開始時,牧者帶領大家為香港、世界各地的災難、極端天氣、社會動盪祈禱。這些禱文反映了我們身處的時代——暴雨、山洪、疫情、經濟不穩、國際局勢緊張、社會公義受挑戰。面對這些困局,信徒難免會問:「神啊,你在哪裡?你為何容讓這些苦難與不公義發生?」

哈巴谷先知的時代同樣動盪。他在哈巴谷書第一章向神發出呼喊:「耶和華啊,我呼求你,你不應允,要到幾時呢?我因強暴哀求你,你還不拯救嗎?」(哈1:2)他看到社會充滿罪惡、毀滅、強暴、爭鬥,公理不彰,惡人圍困義人。這些問題,正是我們今日也會問的。

神的回應——祂的作為超越我們的想像

神對哈巴谷的回應令人震驚。祂說:「我要興起迦勒底人(即巴比倫人),那殘忍暴躁之民……」神竟然用比猶大更邪惡的民族來懲罰猶大的罪惡。這種安排,讓哈巴谷更加困惑:「神啊,你不是聖潔公義嗎?為何用更壞的人來審判我們?」

這裡提醒我們,神的作為往往超越我們的理解。祂不單是以色列的神,更是萬國的主宰。祂可以調動歷史、民族、甚至我們認為與祂無關的勢力,成就祂的計劃。正如今天世界局勢的變化,很多時我們看不明白,但神仍然掌權。

信心的核心——因信得生

在哈巴谷書第二章,神給了一句極重要的話:「義人必因信得生。」(哈2:4)這句話成為基督教信仰的核心,也是保羅、馬丁路德等信仰偉人所強調的「因信稱義」的根據。

這裡的「信」不只是人的信心,更是對神信實(faithfulness)的信靠。神的信實是我們在混亂歷史中唯一可以依靠的根基。祂說救你就必救你,祂的應許永不落空。即使我們看不見前路,神的信實是我們可以安然交託生命的保障。

信仰的掙扎與成長

哈巴谷的禱告充滿掙扎。他不明白神為何容讓苦難、不公義、甚至用更壞的人來懲罰自己的民族。他甚至質疑神的公義與聖潔。但哈巴谷沒有選擇離開神,反而繼續與神對話、爭辯、尋問。

這種「敢問神」的信仰態度,正是信仰成長的過程。信仰不是盲目接受,而是在疑惑、痛苦中仍然選擇信靠神。哈巴谷最終領悟到,歷史的混亂與黑暗不能遮蔽神的愛與信實。

在絕望中見盼望——哈巴谷的信仰高峰

哈巴谷書第三章記載了先知的信仰高峰。他說:「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,葡萄樹不結果,橄欖樹也不效力,田地不出糧食,圈中絕了羊,棚內也沒有牛,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,因救我的神喜樂。」(哈3:17-18)

這是一種超越環境的信心。即使一無所有、前路盡失、夢想破滅,哈巴谷仍然選擇因神而喜樂。因為他知道,神的恩典與救贖比一切困難都大。這種信心不是來自環境的好壞,而是來自對神的信任與交託。

信仰的實踐——在黑暗中成為盼望的見證

哈巴谷的經歷提醒我們,信仰不是保證我們一帆風順,而是在黑暗中仍然相信光明的存在。神的救恩、愛與信實,是我們在歷史迷霧中可以緊握的繩索。

今天的香港、世界,正處於各種動盪與不安之中。作為基督徒,我們要學習哈巴谷的信仰——在疑惑中繼續尋問神,在痛苦中繼續禱告,在絕望中繼續仰望神的信實。這樣,我們才能在黑暗中成為盼望的見證,鼓勵身邊的人。

結語與勉勵

最後,哈巴谷說:「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,祂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,又使我穩行在高處。」(哈3:19)神不但賜我們力量,更使我們在困難中仍能穩行,甚至跳躍於高處。

弟兄姊妹,讓我們在這個動盪的時代,學習哈巴谷的信仰——

  • 在歷史的迷霧中,堅信神的信實與應許;
  • 在困難與絕望中,仍然選擇因神而喜樂;
  • 在黑暗中,成為盼望的見證人。

願神賜福大家,讓我們都能在信仰的路上,靠主得力,穩行高處,榮耀歸於主名。阿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