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英欽牧師
節錄自『恩雨之聲 香港版』
曾英欽牧師的生命故事,是一個由破碎、掙扎到被神醫治、重建家庭與愛的真實見證。他出生於台灣高雄一個大家庭,父親是醫生,母親曾是運動健將,家中十兄弟姊妹。由於父親感恩姑媽的照顧,曾牧師自小被過繼給姑媽撫養。姑媽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,從小帶領他認識神,建立信仰根基。
雖然童年在姑媽家溫馨快樂,但回到原生家庭後,曾牧師感受到父親的威嚴與家庭缺乏愛。他與父親關係疏離,經常感到不公平和被忽略,心中充滿叛逆與苦毒。即使考入高雄醫學院,仍然渴望家庭的溫暖與認同。
大學畢業後,曾牧師成為醫生,生活看似無憂,卻始終覺得內心空虛。他在台北執業時,經相親認識了現任太太,對方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,兩人交往三次便結婚,育有四名子女。
婚後初期,曾牧師因原生家庭的傷害,性格暴躁,甚至對太太有過家暴。他坦言,曾因一時衝動,將太太從廚房拖到門口,甚至摔東西、動手,導致太太流產。太太從未離家出走,也沒有向娘家告狀,默默承受一切。這份包容與堅持,讓曾牧師深受感動。
在一次極度痛苦與自責中,太太鼓勵他一同受洗。1980年復活節,兩人一起在教會受洗。曾牧師形容,從水裡上來的那一刻,感受到神的安慰與醫治,過去的苦毒、暴力、壞習慣都被神一一除去,成為新造的人。
信主後,曾牧師決心將家打造成一個充滿愛的地方。他開放家庭作為教會聚會點,與弟兄姊妹分享生命經歷,鼓勵大家勇敢脫下面具,坦誠面對過去的錯誤,靠著神的赦免和醫治,經歷生命的改變。他認為,信仰必須落實在生活中,家庭就是最好的見證場。
曾牧師重視家庭的陪伴與身教,無論是讀經、祈禱、生活習慣,都以身作則。他帶領家人和教會成員一起靈修、禱告,建立屬靈的家風。他相信,基督徒要做時間、金錢、情緒等各方面的好管家,並以簡樸、分享、彼此相愛為生活態度。
曾牧師坦言,信仰路上並不容易,家庭也會經歷磨難和試煉,但只要依靠耶穌,必能勝過一切困難。他鼓勵每個人勇敢面對傷痛,尋找愛的源頭,讓神的愛在家中流動,成為彼此的祝福。他的家,正是「我家有愛」的最佳見證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