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羅馬書16章看教會的使命與每一個人的角色
鮑維均
節錄 YouTube Channel – Johnson Ng
我們一同思想羅馬書第十六章,這一章在保羅的書信中有著獨特的地位。很多人讀羅馬書時,會被前面的教義、神學、救恩論吸引,但往往忽略了最後一章的問安名單。事實上,羅馬書16章不只是結語,更是福音群體的縮影,展現出教會的本質、使命和每一個信徒的角色。
一、教會的多元與合一
羅馬書16章列出了一長串名字,這些人來自不同背景、種族、性別、階層,有猶太人,也有外邦人,有自由人,也有奴僕,有男性,也有女性。這正是初期教會的真實寫照——一個多元而合一的群體。保羅強調,在基督裡不分猶太人、希臘人、奴僕、自主、男或女,因為大家都是因信耶穌而成為神的兒女。
這種合一不是表面的,而是深層的屬靈連結。無論你是甚麼身份、背景,只要你信主,就能在教會中找到歸屬。這提醒我們,教會不是某一類人的專利,而是所有蒙恩者的家。香港教會同樣如此,無論你來自哪個地區、說甚麼語言、年齡、職業,只要在基督裡,大家都是一家人。
二、每一個人的角色都重要
羅馬書16章不只是名單,更是見證每一個人在福音群體中的獨特角色。保羅逐一問安,提到有些人是同工,有些人是幫助者,有些人是領袖,有些人是服侍者。甚至有些名字我們並不熟悉,但他們的忠心服侍卻成就了教會的使命。
例如,保羅特別提到腓比,她是堅持教會事工的女執事,曾幫助過許多人。保羅呼籲大家要好好接待她,因為她曾是他的幫助者。這提醒我們,教會的發展不是靠少數領袖,而是每一個信徒在自己的崗位上忠心服侍。無論你是台前還是幕後,只要你願意參與,神都能使用你成就祂的計劃。
三、彼此支持與成全
在羅馬書16章中,保羅不斷強調「幫助」、「接待」、「同工」、「同坐監」、「同勞苦」等詞語,這些都反映出教會群體的互助精神。教會不是競爭場,而是彼此支持、成全的平台。每一個人的成功,都是整個群體的祝福;每一個人的困難,也需要群體的扶持。
在香港這個快節奏、競爭激烈的社會,教會更需要成為一個彼此支持的群體。無論你遇到甚麼困難,教會都應該是你可以依靠的地方。當你有能力時,也要主動幫助有需要的弟兄姊妹,讓福音的愛在群體中流動。
四、教會使命的延續——如鎖鏈般的連結
保羅在羅馬書16章中,透過一個個名字,展現出教會使命的延續。每一個人都是福音鎖鏈上的一環,缺一不可。正如歷史上許多著名的佈道家、宣教士,他們的信仰之路往往是由一個無名小卒的忠心服侍開始,然後一環扣一環,最終影響整個世界。
例如,D.L. Moody、Billy Sunday、Billy Graham等人的信仰故事,背後都有一個默默無聞的平信徒,忠心地在自己的崗位上服侍,影響了後來的福音巨人。這提醒我們,不要小看自己的角色,也不要輕視身邊的弟兄姊妹。你的一句鼓勵、一個見證、一個服侍,都可能成為福音鎖鏈上的關鍵一環。
五、忠心於自己的崗位,改變世界
教會的進程,正是靠每一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忠心服侍。你可能只是主日學老師、詩班成員、招待、探訪、財務、清潔、技術支援,甚至只是默默禱告的信徒,但只要你忠心,神就能使用你改變世界。
保羅提醒我們,不要小看自己的服侍。你今天在教會的每一個小崗位,可能在未來成為影響千萬人的關鍵。神的計劃往往超越我們的想像,只要你願意忠心,祂就能藉著你成就大事。
六、教會的見證——善上聰明,惡上絕斷
羅馬書16章最後,保羅勉勵教會要「善上聰明,惡上絕斷」。這不只是道德上的要求,更是教會群體的見證。教會要在善事上有智慧,在惡事上保持距離,成為社會的光和鹽。這樣的群體,才能真正見證福音的能力,吸引更多人歸向基督。
在香港社會,教會要成為正直、誠信、仁愛的群體,無論在工作、家庭、社區,都要活出基督的樣式。當我們在善事上聰明,在惡事上絕斷,教會就能成為社會的祝福,見證神的榮耀。
七、每一個人的服侍都是神眼中的珍寶
保羅在羅馬書16章中,沒有只提名領袖或著名人物,反而強調每一個人的服侍都是神眼中的珍寶。無論你是誰,只要你忠心服侍,神都記念你的付出。你可能看不到果效,但在神的眼中,你的每一個行動都充滿意義。
這提醒我們,不要因為自己的崗位微小而灰心,也不要因為服侍不被看見而放棄。神看重的是你的忠心和委身,只要你願意,祂必定使用你成就祂的計劃。
八、結語與禱告
弟兄姊妹,羅馬書16章讓我們看見教會的本質——多元、合一、互助、延續、忠心。每一個人在福音群體中都有獨特的角色和使命。不要小看自己,也不要輕視身邊的人。只要我們忠心於自己的崗位,彼此支持,教會就能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。
讓我們一同禱告:
親愛的天父,感謝祢讓我們成為福音群體的一份子。求祢幫助我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忠心服侍,彼此支持,見證祢的愛與能力。願我們在善事上聰明,在惡事上絕斷,成為社會的祝福。求祢使用我們每一個人,成就祢在香港、在世界的美好計劃。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,阿們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