憂鬱的出路

孔麗冰

節錄自『恩雨之聲 香港版』

孔麗冰(Maggie)的人生經歷充滿波折與掙扎。她自小在香港一個傳統家庭長大,母親重男輕女,童年時期便要照顧哥哥的孩子,失去了屬於自己的童年。十三歲時,因為無法承受家庭壓力,曾經割脈自殺,卻被家人誤解為「鬼上身」,沒有人真正明白她的痛苦。

移民到溫哥華後,Maggie一邊白天工作,一邊晚上唸夜學,生活非常辛苦。她曾經因車禍失去工作三個月,幸好得到男友(後來的丈夫)經濟上的支持。結婚後,生活一度穩定,兒子的出生帶來短暫的快樂,但為了供樓和家庭經濟,她不得不重返職場,日夜兼顧工作與家庭,身心俱疲。

長期的壓力和無助感,令她患上抑鬱症。她經常失眠、情緒低落、以淚洗面,甚至多次有自殺念頭。她害怕與人接觸,外出時手會發抖,經常感到緊張和孤單。即使在兒子面前,她也曾因情緒崩潰而服用安眠藥,令兒子十分害怕。

Maggie的抑鬱症不僅影響了她的生活,也令家庭關係緊張。與丈夫因經濟問題爭吵,與兒子的關係疏離,甚至連母親也因長期照顧孫兒而感到不公平。她曾經住院三個月接受治療,醫生建議她定期服藥,甚至接受電療。

在最黑暗的時刻,Maggie因朋友邀請參加教會聚會,開始接觸基督信仰。第一次參加教會後,她深受感動,決志信主,並與家人一同受洗。信仰成為她生命的轉捩點,讓她勇敢踏出一步,參與教會義工和農場事工。

透過耕種,Maggie的情緒逐漸穩定。她在農場學習種植,與人交流,甚至開展了餃子義工事工,為敘利亞難民籌款。每一次包餃子、每一次幫助別人,她都感受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。她的努力和熱誠得到社區和專業人士的認同,甚至成為籌款晚會的主席,獲得外國人和主流機構的信任。

信仰也幫助她修復與家人的關係。她主動向兒子道歉,與丈夫一同參與農場事工,夫妻關係明顯改善。丈夫也因她的改變而信主,兩人學會包容、忍耐和尊重,家庭氣氛變得和諧。

即使偶爾情緒低落,Maggie學會了向神禱告,尋求力量。她坦言,克服抑鬱症不僅靠藥物,更需要依靠愛她和改變她生命的耶穌基督。如今,她以感恩的心面對每一天,積極參與社區和教會事工,將自己的經歷和得著與更多人分享,幫助同樣受抑鬱困擾的人找到出路。

Maggie的故事見證了信仰如何帶來真正的醫治和改變。即使人生充滿困難,只要願意敞開心扉,讓神進入生命,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出路,活出有意義和喜樂的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