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不見的溫柔

幸麗

節錄自『恩雨之聲 香港版』

幸麗的故事,是一段在異國婚姻中經歷衝突、冷戰、反思與信仰重建家庭的真實見證。她原本在中國江西成長,因愛情遠嫁南非,面對父親強烈反對,幸麗第一次勇敢反抗家人,堅持自己的選擇。婚後,她與丈夫姚鵬的生活並不如想像中美滿,兩人性格都較為強勢,婚姻初期還能互相包容,但隨著孩子出生、生活壓力增加,爭吵漸漸變得激烈,甚至在店裡、工人面前也會爭執。

最困難的時候,是兩個孩子同時生病,幸麗身心俱疲,卻得不到丈夫的體諒。她渴望丈夫能像疼愛母親那樣關心自己,卻只感到孤單與無助。為了孩子的照顧問題,夫妻間的矛盾不斷升級,甚至多次提出離婚。冷戰長達半年,兩人各自帶著一個孩子分居,幸麗心灰意冷,覺得婚姻已經沒有意義。

回想當初,姚鵬曾是溫柔體貼、善解人意的男人,會為她下廚、細心照顧,讓她感受到家的溫暖。但真正住在一起後,生活的磨合讓彼此的缺點逐漸浮現,爭吵時姚鵬會大聲說話,幸麗難以接受,兩人互不相讓,最終陷入冷戰。

在最無助的時候,朋友邀請幸麗到教會。起初她只是為了逃避現實,並不抱希望,但在教會裡看到許多見證,聽到別人如何靠著信仰走過人生低谷,讓她深受感動。她開始嘗試禱告,求神幫助自己平復情緒、改善夫妻關係。漸漸地,兩人的關係出現奇蹟般的轉變,冷戰結束,溝通也變得順暢。

信主後,幸麗學會用耶穌的愛去看待丈夫,不再強求改變對方,而是先改變自己的心態。她明白到,婚姻中沒有人能完全改變另一半,只有放下自我、學習忍耐和包容,才能真正走出困局。每當丈夫情緒激動時,她選擇先安靜、不正面衝突,讓氣氛緩和後再溝通。這種改變讓夫妻關係大有改善,連帶家庭氣氛也變得和諧。

幸麗也開始反思自己的不足,意識到過去太過任性,總把責任推給丈夫。她學會站在對方立場思考,理解丈夫對孩子的擔憂和對家庭的責任。即使在冷戰期間,丈夫仍默默為家人煮飯、照顧孩子,這些「看不見的溫柔」讓她重新認識丈夫的愛。

如今,幸麗決心讓耶穌的愛進入家庭,靠著信仰重建和諧。她感謝丈夫的付出,也感謝神賜下新生命,讓她從失落與絕望中走出來,擁抱真正的幸福。她相信,只要願意放下自我、彼此接納,神就能調和一切關係,讓家庭充滿愛與溫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