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各書2:5-17
蕭壽華牧師
節錄 YouTube Channel – Johnson Ng
一、引言:信仰與行動的挑戰
各位弟兄姊妹,主內平安!在現今香港這個富裕但貧富懸殊的城市,我們常常在新聞、社區中看到不同階層的困難和需要。作為基督徒,我們不僅要有信仰,更要有行動,將愛鄰舍的精神活現於生活中。今天,我們一起思考如何在信仰與行動之間取得一致,真正活出基督的愛。
二、社會現況:貧富懸殊與鄰舍的需要
香港雖然繁華,但貧窮家庭的數目逐年增加。許多家庭居住在狹小的劏房,生活壓力巨大,甚至連基本的生活所需都難以維持。這些現象提醒我們,社會上有很多人正面對著經濟、家庭、教育等多方面的困難。作為信徒,我們不能只停留在感嘆或同情,更要思考如何以具體行動回應身邊的需要。
三、信仰的本質:不偏待人,尊重每個生命
信仰的核心是尊重每一個生命,不論其外表、財富、社會地位。現實中,我們容易因外貌、衣著、語言、背景而產生偏見,甚至在教會中也可能出現對貧窮者的冷漠或歧視。這種態度不僅傷害了他人,更違背了基督的教導。每一個人都是神所愛、所看重的,我們要學習放下偏見,尊重和接納每一個鄰舍。
四、愛鄰舍的實踐:同理心與行動
愛鄰舍不只是口頭上的祝福,更需要具體的行動。當我們看到身邊有人缺乏、受苦,不能只說「願你平安」,而是要主動伸出援手,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。這種愛的行動,無論是金錢、時間、關懷、陪伴,都是信仰的真實流露。即使我們能力有限,只要願意付出一點,神就能使用我們成為祝福的管道。
五、信心與行動的關係:信仰必須有行動
信仰不是抽象的理念,而是需要在生活中實踐出來。若只有信心,卻沒有行動,這種信仰是空洞的。真正的信仰,必然會帶來行動,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活出基督的愛。當我們願意踏出第一步,神會加添我們力量,讓我們能夠持續地關心和幫助有需要的人。
六、教會的角色:建立關懷網絡
教會不僅是信仰的聚集地,更是愛的行動基地。許多教會已經組織了關懷貧困家庭的網絡,透過探訪、補習、物資支援等方式,實際幫助社區中的弱勢群體。這些行動不僅改變了受助者的生活,也讓教會成員在服侍中經歷信仰的成長和神的恩典。每一個人都可以參與其中,成為愛的使者。
七、突破限制:用有限的能力成就無限的愛
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限制,無論是時間、金錢、能力,但神看重的是我們願意付出的心。即使只是一杯水、一句鼓勵、一點陪伴,都能成為別人的祝福。當我們善用僅有的資源,神會加添我們更多的能力,讓我們能夠回應不同的需要。重要的是,我們要有信心,願意踏出行動的第一步。
八、同理與包容:理解不同背景的鄰舍
在服侍過程中,我們會遇到各種不同背景的人,有些人因環境、家庭、個人性格而陷入困境。面對這些情況,我們要學習同理和包容,不以批評或評價的態度對待他們,而是以基督的愛去關心、扶持。真正的幫助,是從理解和接納開始,讓對方感受到被尊重和愛護。
九、信仰的見證:行動帶來改變
許多教會和信徒的行動,已經在社區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。無論是探訪貧困家庭、支援弱勢兒童、陪伴孤獨長者,這些具體的行動都讓人看見基督的愛在社會中流動。信仰的見證,不是高談闊論,而是用生命去影響生命,讓人因我們的行動而認識神的慈愛。
十、結語:信行一致,活出基督的愛
弟兄姊妹,信仰不是停留在心中,而是要在生活中活出來。讓我們學習信行一致,將愛鄰舍的精神化為行動,無論能力大小,都願意付出一點,成為神祝福他人的管道。願我們在香港這個城市,成為真正的基督門徒,讓信仰與行動結合,活出基督的愛,見證神的榮耀。
願主祝福大家,阿們。
